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爆发大规模起义或叛乱,往往伴随着惨重伤亡。特别是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弱势一方往往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然而,总有一些人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即便面对压倒性劣势也毫不退缩。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就上演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守城传奇。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南下之际,真源县县令张巡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他仅凭临时招募的千余乡勇,就敢与四万之众的叛军正面对抗。在叛军压境前,张巡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部抢先占领了战略要地雍丘城。当黑压压的叛军兵临城下时,这位文官出身的县令竟亲自披甲上阵,率领守军主动出击,硬是将敌军先锋部队杀得溃不成军。
但叛军毕竟人多势众。次日黎明,恼羞成怒的敌军卷土重来,在城外架起百余门抛石机,如林的云梯密密麻麻搭上城墙。千钧一发之际,张巡急中生智,命守军将浸透油脂的蒿草点燃抛下,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攻城器械。就这样,这支孤军又奇迹般地化解了危机。
展开剩余57%在接下来的六十多个日夜里,张巡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他带领将士们以城墙为家,饿了啃干粮,渴了喝雨水,负伤也不下火线。面对叛军花样百出的攻势,他总能见招拆招。据统计,这支千余人的队伍先后击退敌军进攻三百余次,歼灭叛军数以万计,最终迫使叛将令狐潮狼狈撤军。
然而暂时的胜利并未换来安宁。两个月后,令狐潮再度率大军压境。此时局势更加危急——唐玄宗已仓皇西逃,朝廷威信扫地。城中人心浮动,连一些将领都暗中商议投降。面对劝降的乡绅显贵,张巡表面应承,次日却在城楼当众处决了这些动摇分子。这一壮烈之举犹如惊雷,瞬间点燃了全城军民的斗志。
此后一年间,张巡率领军民与叛军展开拉锯战。直到至德二年(757年),睢阳告急的烽火传来。张巡立即率部驰援,与睢阳守军会合后总兵力仍不足七千,而围攻的尹子奇部竟达十四万之众。在十六天的惨烈厮杀中,张巡部队不仅生擒敌将六十余人,更歼灭敌军两万,再次创造了战争奇迹。
可惜最终因粮尽援绝,睢阳城在坚守十月后陷落。当时城中仅剩四百余名伤痕累累的百姓,却无一人屈膝投降。张巡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士不可不弘毅,这支孤军以悬殊兵力牵制数十万叛军经年,为唐朝平定叛乱争取了宝贵时间。他们的壮举,至今仍在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
发布于:天津市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