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喝酸奶真能解酒吗?喝酒“上脸”是肝脏代谢能力差的表现吗?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藏着不少认知误区。
误区一:喝酸奶可解酒?
真相:不能真正解酒,但可缓解部分不适。
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宝芳表示,酸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延缓酒精吸收,减轻胃部刺激,同时补充水分和能量,缓解酒后脱水或乏力感。然而,酸奶无法加速肝脏对酒精的代谢,不能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因此不具备真正的“解酒”功能。
误区二:喝酒上脸是肝脏代谢能力差?
真相:不准确,脸红主要与乙醛脱氢酶缺乏有关。
喝酒脸红是因为乙醛脱氢酶(ALDH2)活性低,导致乙醛在体内积聚,引发血管扩张、面部潮红。这与肝脏整体代谢能力无直接关系,而是基因决定的酶活性问题。ALDH也存在多种亚型,其中ALDH2是研究最多的一种。在亚洲人群中,约有30%-50%的人携带ALDH22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导致ALDH2酶活性显著降低或完全丧失。
携带ALDH2 2基因的个体在饮酒后,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会在体内大量积累,导致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亚洲脸红症”。
不过,长期饮酒者若频繁脸红,导致乙醛在体内积聚,乙醛是致癌物质,患肝癌、食管癌等风险高。长期饮酒还会诱导CYP2E1活性,增加自由基生成,加重肝脏损伤,引发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
公众应理性饮酒,勿轻信“解酒偏方”,尤其喝酒易脸红者更应控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健康风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贺琰竹
编辑 徐然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