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漫步红岭中路)
分析师:孔 祥 S0980523060004
分析师:王京灵 S0980525070007
报告发布日期:2025.10.09
01
事项
2025年9月30日,“明天系”旗下保险公司天安财险发布《关于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无法按期兑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其“15天安财险”53亿元资本补充债在当日到期,因偿付能力不足,预计无法还本付息,成为保险业首只违约的债券。
国信非银观点:天安财险债券违约不仅是长期积累的风险暴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打破刚性兑付、推进风险定价市场化的趋势。作为保险业首例债券违约案例,其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教育与定价机制完善的重要一环。在债券投资方面,投资者应在关注收益的同时,关注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于尾部风险较高的机构进行精细化风险分析。我们预计随着天安财险债券风险的暴露,行业尾部风险将持续出清,对于行业格局优化具有深远影响。
02
评论
1、偿付能力低于监管“红线”,无法满足资本补充债券的偿付条件
根据天安财险发布的《公告》,本次债券违约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无法满足资本补充债券的偿付条件。根据《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的约定,公司只有在确保偿还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期债券本息。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告》表示公司不能确保在偿付本期债券本息后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同时也没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根据天安财险披露的数据,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暂停披露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公司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5.59%及236.99%。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保险公司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赎回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不能赎回;支付利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当期利息支付义务应当取消。目前,监管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标准分别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风险综合评级在B及以上(含)。
“15天安财险”发行于2015年9月29日,采用分段计息方式:前5年该债券票面利率为5.97%,若发行人不行使赎回权,后5年票面利率则跳增至6.97%。2020年7月,包括天安财险在内的六家“明天系”金融机构被原银保监会依法接管;2020年9月,该债券满前五年之际,天安财险选择不行使赎回权。直至2025年9月30日,该债券出现违约。
2、 “明天系”风险陆续暴露,监管引导风险化解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并非突发,而是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最终暴露。2020年7月,包括天安财险在内的多家“明天系”公司被监管机构实施接管,当时公司内部以显示出存在严重问题。自2020年被接管以来,天安财险就未行使赎回权并暂停支付利息,债券利息仅采取“计息挂账”方式处理。2024年,天安财险的化险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新成立的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包括资产、负债及保险业务等。然而,53亿元的债券并未被转移,而是继续保留在“空壳”天安财险旗下。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由于涉及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天安财险已被吊销保险业务许可证。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公司治理缺陷和资本系族问题对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严重影响。天安财险属于“明天系”旗下金融机构,该资本派系在过去多年中因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和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多家金融机构的风险积累及暴露。例如,包商银行曾在2020年发生类似事件,其65亿元二级资本债被全额减记,累计欠息5.86亿元不再支付。2025年6月以来,金融管局已对多家“明天系”保险公司作出处罚。其中,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和华夏人寿均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3、 打破金融债“刚兑”认知,优化行业风险出清
本次天安财险的债券违约事件,打破了保险业债券“零违约”的纪录,意味着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预期进一步被打破。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机构发行的资本工具的风险收益特征,市场定价将更加精细化。回顾历史上保险债未赎回的情况,其发行主体一般分为两类:经营状况不佳导致的偿付能力下滑的保险公司、被监管接管的保险公司。其中,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因偿付能力低于监管标准,被原银保监会接管。信泰保险、长安保险、珠江人寿为民营机构。以上保险公司均面临因资金不足导致的偿付能力持续下降,进而一定程度反应部分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及投资风险。
目前,根据天安财险发布的《公告》,公司已与债券持有人开展积极沟通,全力配合债券持有人的相关诉求。后续将在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中对本期债券统筹安排、处理。这一处置方式与近年来金融风险化解的总体思路一致——在确保金融业务连续性和基本金融服务不中断的前提下,逐步化解存量风险。同时,通过设立新主体承接健康业务,隔离历史风险,保护大多数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03
投资建议
略。
04
风险提示
长端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收益波动;负债端经营情况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我们发布了《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快评:天安财险债券风险状况点评-尾部中小险企风险出清加速-20251009》,欢迎阅读!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名称:漫步红岭中路)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行业小组设立并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国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国信证券的客户。
]article_adlist-->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国信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国信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国信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询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公众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国信证券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为国信证券所有。未经国信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国信证券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国信证券将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