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到中年不如狗!
这句话透露出了人到中年后相当凄惨的生活遭遇。说句并不太好听的话,绝大多数人到中年后,往往都遭受过生活与社会的双重“毒打”,被现实抹平了棱角,年轻时曾放下的“豪言壮语”也早已是过眼云烟。
中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已老去,而膝下的孩子还未长大成人,正因为如此,中年人身上的经济压力的担子往往非常沉重。但这还不是最难的事,中年人回头望去,背后却空无一人,脚下艰难的路也只有自己独自一个人去走。
如今,新一轮经济下行周期还在延续,各类资产泡沫也开始破灭,曾经虚幻的一夜暴富神话也开始被彻底撕下了“皇帝的新衣”,回归现实的残酷。此时35岁后的中年人,还面临失业的打击,不再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没错,以上就是中年人面对的真实状况!
对于以上的种种遭遇,大多数中年人都会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他们见识到了人性的真实面貌后,不再迷信“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反而越来越相信“只有路走好了,朋友才会多”的残酷现实。中年人开始独来独往,一个人独自舔舐心灵的创伤,在孤独中慢慢强大自己。
在慢慢求索的路上,中年人开始发现了炒股的魅力,这是因为股市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这里没有学历、职业、年龄的歧视,也不相信所谓的专家“人设”,只要一个人对资本市场拥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就有可能在股市里赚到体面的生活费用,甚至还有一线机会实现阶层的跃升。
提到阶层跃升,估计有不少读者会嗤之以鼻,但笔者所说并非谎言,根据胡润发布的最新财富报告显示,我国拥有亿万财富的高净值人群的职业画像与分配比例如下:
79%的人群是企业主,14%是职业股民,剩下的7%为不动产投资者。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个人要想成为亿万富豪,往往只有三条路可以选:分别是创业、炒股和投资不动产。那么这三类职业都有什么共性呢?
实际上,无论是创业,炒股,还是投资房产,都要当事人具备相当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对经济规律的透彻认知才行。“富贵险中求”,这并非一句空话,仅仅靠打工上班拿死工资是很难获得较大的财富跃升的。
亿万富豪里的职业股民占比高达14%,这一比例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一个人拥有出色的投资能力,假以时日,即使他不能成为亿万富豪,但也基本能实现最低限度的财富自由,这也比绝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上班拿死工资要强得多。
很明显,股市成为了大多数中年人的唯一翻身的“希望”所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到中年后会选择进入股市的根源所在。因此,千万不要嘲笑中年人炒股了,这一方面是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是希望的火种。
但写到这里,笔者还是要给广大中年人泼一盆冷水,一个普通人想要在股市里获得成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股市从表面上看,赚钱看似容易,但以10年为一个长周期来看,真正能从股市里持续稳定赚到钱的投资者数量非常稀少,根源就在于股市的走势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风控能力才是投资的第一要务。
而绝大多数普通中年人,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投资训练,他们不懂得投资背后“风控”的重要性,而一个投资者要做好“风控”,并不是单靠阅读一些投资书籍就能理解透彻的,必须要让其真正穿越1-2次牛熊周期后,才能真正悟透其重要性。
由于不具备做好投资“风控”的能力,绝大多数中年人来到股市并不能轻松取得他们想要的投资结果,这甚至要让他们付出10年以上的光阴和数十万的学费后,才能开始走上持续赚钱的道路。但一旦此路已经走通,人生就不再因财务问题而烦恼了,因此,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如此冒险与实战是值得的。
综上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一是身体健康,二是财务健康。一个人没有必要非要等到人到中年后才开始学习投资,越早懂得投资的重要性越好。年轻时试错成本较低,即使出现了投资亏损,由于本金数额不大,也是能接受的,但人到中年后,就无法禁得起本金的大幅度亏损了,此时更要小心使得万年船,才有机会笑到最后。
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