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制茶饮在一二线城市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外卖大战"时,香飘飘这个曾被贴上"传统"标签的品牌,却以惊人的创新活力悄然开辟了新战场。
2025年的茶饮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冰与火之歌。一边是现制茶饮品牌疯狂促销,单杯价格跌破10元大关;另一边,却有一个传统品牌在悄然蜕变,用全新的玩法讲述着不一样的增长故事。
香飘飘,这个曾经以"一年卖出X亿杯,可绕地球X圈"广告语家喻户晓的品牌,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转型。从男团直播的用户共创,到明前龙井的品质升级;从深入茶园果园的供应链布局,到与Z世代的深度情感连接。
如今,在将杯子连起来已经可以绕地球61圈后,香飘飘开始从“竞价”跃入“竞质”的市场蓝海中,以工业化链条的确定性去应对手工作坊的随机性。
线上翻红,香飘飘找到新流量密码
2025年上半年,当外界将香飘飘业绩承压简单归咎于“外卖大战冲击”时,这家老牌饮料企业却在电商渠道找到了另一种增长的可能性。
5月,香飘飘的电商团队做了一次大胆尝试。他们推出了男团直播模式,六位男团成员分别代表Meco的六种口味,通过才艺互动和粉丝打榜PK,用内容驱动自然流量。这场看似冒险的实验,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和消费者的多重互动,完成了一次产品共创。
这不仅仅是一次营销活动,更是对香飘飘供应链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有接近企业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场实验探索了"用户需求、产品研发、柔性生产、上市销售"的全链路,测试了"明星代言即定制"的可行性。
除了“玩法”上的创新。线上渠道的强劲表现,更成为其业绩中一抹亮眼的色彩。
香飘飘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电商渠道收入1.06亿元,同比上涨12.39%。而有意思的是,在618期间,香飘飘旗下产品电商全渠道销量同比增长了165%,其中Meco品牌产品销量同比激增361%,展现了线上业务的爆发力。
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回看2021年,香飘飘的电商业务已经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当年上半年电商渠道营收同比增长46.42%。2020年,其电商业务营收更是大幅增长91.72%至2.39亿元。实际上,从2014年至2020年,香飘飘电商业务连续6年平均复合增速超过128%,证明了其在互联网化转型上的长期投入和积累。
“电商业务并非只有卖货一个功能,更多的是产品测试和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渠道。”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似乎早就看到了,电商可以离年轻消费者近一些、更近一些。2025年初,香飘飘官宣时代少年团为Meco品牌代言人,创下了不俗的成绩。官宣当日,天猫/京东热门口味3小时售罄,抖音直播间10分钟登顶冲饮榜TOP1,Z世代订单占比超70%。
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5后白领张晓雯(化名)就是被这种新玩法吸引的消费者之一。"我之前很少喝冲泡奶茶,觉得那是上一代'的饮品。但看到时代少年团的代言,加上他们推出的新品确实好喝,就开始尝试了。"她现在每周都会在办公室泡两三次香飘飘的轻乳茶,"既方便控制糖分,又能享受现泡茶的香气。"
香飘飘的年轻化尝试还不止于此。营销团队抓住年轻人的"上香"焦虑,通过"吸管插入即上香"的仪式感,打造了"吸好运"IP。在普陀山打造的"果然有好运"线下装置,将Meco杯装果茶的杯身"半埋"在山上,插上3根标识性吸管形成上香联想,吸引大量游客打卡拍照,场面一度成为社交媒体热点。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香飘飘正在重塑自身品牌叙事,老牌企业不是不能转型,只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路径。线上渠道的强劲增长,为香飘飘的整体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其品牌年轻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避开"竞价"陷阱,跃入“竞质”蓝海
在现制茶饮纷纷降价抢占市场的环境下,香飘飘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深耕"质价比"。这个策略的背后,是香飘飘对市场竞争的深刻理解。
2025年初,香飘飘推出了"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售价达16元一杯,引发市场热议。但这一定价背后是有底气的。每杯产品至少选用2.9g明前特级龙井,而1g龙井约需50至60颗一芽一叶的芽头,相当于每杯用了约150颗明前龙井芽头。
有行业内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消费者越来越懂茶,他们能分辨出什么是好原料。茶饮行业未来再卷低价竞争是走不通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下功夫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在这一点上,香飘飘是“明白人”,也是“过来人”。
二十年前,香飘飘开创了冲泡市场,一时间蜂拥而来许多跟风者。其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凭借周杰伦那句“你是我的优乐美”而迅速火爆的优乐美奶茶。
2007年,在喜之郎集团的支持下,优乐美以压倒性的资源优势闯入市场,对开创者香飘飘发起猛烈冲击。伴随着周杰伦代言广告在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高频次播出,以及喜之郎深耕多年的渠道与销售团队全面发力,优乐美销量急速攀升,仅用一年时间就几乎追平香飘飘。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家龙头企业几乎平起平坐,各有千秋。不过有一关键事件影响了市场竞争格局—2010年奶茶原料调整。面对这一挑战,香飘飘与优乐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香飘飘选择率先提价,而优乐美则采取降价策略。在蒋建琪看来,行业领导者应当拥有定价权。因此,公司拒绝被拖入价格战,反而坚持定价高出竞争对手20%-30%。
结果证明,价格战虽可短期抢占市场份额,却难以支撑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香飘飘最终赢得消费者信任,巩固了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自2012年起,香飘飘连续12年稳居杯装冲泡奶茶销量第一,到2016年时,其在该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已接近60%。2017年,香飘飘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领先奈雪的茶等新品牌,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二十年恍然如一日,只是这一次,对手变成了现制茶饮。香飘飘再次选择避开“竞价”陷阱,正在悄然转变增长逻辑,用“竞质”走在行业之前。
为了确保原料品质,香飘飘在杭州龙井核心产区落地了第二座"超级茶园",并于江西赣南、新疆和田落地“超级果园”,实现了从源头控制品质。蒋建琪曾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我们不承认自家的产品是'平替',我觉得,香飘飘研发的新品是超越,是质价比'——同等价格下,品质更好;同等品质下,价格更低。"
事实上,产品要下了真功夫,才能不被“平替”。香飘飘2025年半年报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11%,达到2790万元,。这表明公司持续加码产品创新,用扎实的原料和研发兑现“做好产品”的决心。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香飘飘仍凭借产品力守住了稳健的营收基本面。
付出真金白银“用脚投票”的消费者,当然不会错付“好东西”,“回头客”是香飘飘营收稳健的一大基石。据媒体报道,香飘飘健康化新品 "轻乳茶"的复购用户占比达到了33.32%。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在购买后会再次购买该产品。
对于快消品,尤其是食品饮料行业来说,33.32%的复购用户占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这通常意味着产品体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当饮料行业深陷红海,现制茶饮也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时,香飘飘却另辟蹊径,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价值跃迁"。它不再与4-10元区间的蜜雪冰城贴身肉搏,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高端的茶饮品牌,以更优的"质价比"切入,与霸王茶姬、CoCo等中高端现制茶饮同台竞技。
可以预见,香飘飘在未来会继续深蹲“质价比”,起跳跃入"竞质"的新蓝海。
供应链深耕起跳,20年规模效应正在释放
如今,现调茶饮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迅猛,固然给香飘飘也带来了增长压力。
然而,压力之下,香飘飘依然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护城河优势。
香飘飘的毛利率高便是一大竞争优势。
财报数据显示,香飘飘的毛利率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冲泡奶茶业务毛利率保持在45%左右,高于奈雪的18%和蜜雪冰城的30%。这种毛利率优势主要来自于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效率。
据南太湖发布,在香飘飘生产车间的一条自动组装流水线上,每2.5秒就能有一箱奶茶下线。香飘飘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定制化采购降低了原料成本,而无菌灌装技术和EVOH高阻隔材料等创新应用则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使Meco果茶等产品常温下保存9-12个月。
这些投入正在见到成效。2024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香飘飘毛利率逆势提升,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即饮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提升6%,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场景差异化是另一个突破口。相关数据显示,现制茶饮门店数量有限,即使是拥有4.5万家门店的蜜雪冰城,也难以媲美香飘飘覆盖的40万个终端销售点。在无外卖区域、夜间时段和节日送礼等场景,香飘飘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江苏某乡镇经营小超市的王老板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这里外卖送不到,但村民们想喝奶茶的时候,就会来买香飘飘。特别是过年过节,整箱购买用来送礼的特别多。"他告诉记者,最近香飘飘推出的新产品很受欢迎,"年轻人觉得包装好看,老年人觉得实惠。"
在中国广袤的县域市场,在没有蜜雪冰城、喜茶等现制门店的小城镇里,香飘飘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一杯奶茶,更是一种确定的陪伴。这种确定性,来自于20年积累的规模效应,来自于对供应链的持续深耕,更来自于对"竞质"而非"竞价"的坚持。
线下体验也是香飘飘发力的重点。在成都春熙路开设的奶茶快闪店,曾经创下连续排队22天的纪录。这家以"青一色"高颜值店员为特色的门店,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我们没想到会这么火爆,"门店相关工作人员回忆说,"很多消费者一开始是被帅哥店员吸引,但后来都成了我们产品的忠实粉丝。"
在杭州开设的第一家线下店更是将体验做到了极致。店内不仅提供现泡茶饮,还设置了茶文化体验区,消费者可以参与制茶过程,了解茶叶知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香飘飘这个品牌。"门店工作人员表示。
香飘飘不再回避与现制茶饮的竞争,而是以"质价比+场景差异化+供应链深度"构建护城河。在外卖大战的喧嚣之外,它正静悄悄地完成一场面向千亿蓝海的转型。
从"绕地球"到"绕Z世代",香飘飘的转型之路给出了传统品牌升级的一种新思路:不是简单跟风,而是基于自身优势,深耕供应链,创新营销方式,与年轻消费者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这种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即饮业务今年上半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增长潜力,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大幅攀升至 58.27%,首超冲泡业务。香飘飘正在证明:老牌企业不是不能转型,只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路径。
随着业绩环比改善预期、夏季消费旺季来临以及新品的持续放量,这家杯装奶茶巨头正在找回自己的主场。在这个求快求新的时代,香飘飘的"慢"与"重",反而成了一种难得的竞争优势。
正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